至乎温馨-关乎你的心

抖音新书我当藩王三年吓坏朱元璋朱元璋朱拓免费阅读免全文无弹窗_(朱元璋朱拓)全文全本阅读目录

朱元璋朱拓 》内容章节分享,朱元璋朱拓是最近热书我当藩王三年吓坏朱元璋中的主要人物。本书形神具备,韵味无穷,引人入胜。全文主要讲的内容是:第248章株连他身为皇太孙太傅,本就站着大义的名分,而且皇太孙和朝臣们的关系也很好,威望也很高。现在皇太孙朱允炆又没有失德,公认的下一代明君。

封面

《我当藩王三年吓坏朱元璋》精彩章节试读

第248章株连

他身为皇太孙太傅,本就站着大义的名分,而且皇太孙和朝臣们的关系也很好,威望也很高。

现在皇太孙朱允炆又没有失德,公认的下一代明君。

难道朝臣们要眼睁睁的看着陛下一步一步废掉皇太孙,却不敢维护纲常正统吗?

他黄子澄只要登高一呼,带领文武百官往左顺门这么一跪,那陛下势必会改变主意,会让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

正说着,张昺突然后退两步,深深弯腰对着黄子澄作揖道:“黄大人,如今朝堂奸邪当道,危及社稷。您身为皇太孙的老师,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黄子澄虽然畏惧朱元璋的威势,但是听了这几句话,不由的心驰神往、心潮澎湃,想象起自己率领文武百官叩地死谏的伟大场面。

一个正气浩然、风骨凛凛的皇太孙太傅出现在舞台上,为了国家社稷奋力抗争,又将是什么效果?

注定要青史留名啊!这么多年,他黄子澄一直伴读东宫,兼翰林学士之职,皇长孙朱允炆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的喊一声黄先生。

他等了这么久,就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虽然这种举动,会让如今的天子心中不快,天子不快的后果,就意味着自己的地位不稳。

但是黄子澄转念一想,如今的天子执政生涯到了末期,大概也就只剩下两三年了。他黄子澄就算受两三年的委屈又如何?

两三年的潜伏,换取一生的荣华富贵。

只要深度绑定了未来天子,朱允炆上位后,他就前途无量,可以说黄家三代都有了保障,大大减少了自己对于子孙的后顾之忧。

综合分析,反复权衡利弊,自己可能失去的实在有限。而得到的,可是远大的前途啊!

干了!

黄子澄狠狠一点头,下决心干一票大的,但还是忧虑的说道:“死谏这种事,人越多越好,若是朝中大臣无人响应怎么办?”

张昺见状,连忙道:“黄大人但请放心,人数必然不是问题,不会出现无人响应的情况。朝中大臣怨恨肃王的不在少数,只要酝酿两日来造势,足以形成大势。”

黄子澄好歹也在朝堂上历练过十几年,也算有点政治经验,说道:“既然决定了,那这几日老夫去见一些大臣,说明其中原因,毕竟此事与东宫之争有关。”

“对,然后黄大人可以在下朝的时候,当众慷慨发声,引领群情激愤,然后借机死谏。到时候,陛下瞧见这滚滚诸公,必然会收回追封周妃的旨意。”

“对!”

黄子澄点点头,其实从前朱元璋也有过立朱棣为太子的想法,曾说过一句:“燕王英武似朕,朕欲立之……”

因为朝中大臣反对,所以朱元璋收回了成命。

在黄子澄看来,朱元璋虽然独断专行,但还是讲一些道理的。

这日又是朝会日,四更天时,黄子澄便被家人叫醒,在烛火中有条不紊的更衣用膳,然后坐上仆役们准备好的轿子。

这样的节奏已经保持了十几年。

朱元璋非常勤政,所以他的臣子也变得非常勤政,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五更天的时候,诸位大臣就要赶到皇宫。

不过,黄子澄今日看起来有些神思不定、忧心忡忡的。

下人们很好奇,自家大人怎么了?难不成遇到什么问题了?总不可能得罪了皇帝朱元璋吧?

黄子澄深吸一口气,他本来想提前串联一下各方人物,但是提前串联牵扯人物太多,很容易引起锦衣卫的注意,如此就达不到死谏的效果了。

所以黄子澄只是去了东宫一趟,面见了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虽然是个政治小白,但也知道兹事重大,拉着黄子澄的手,深情的说道:“黄先生~”

黄子澄精神一震,向朱允炆保证完成任务。

一路无话,黄子澄随着上朝的人进了宫,在东朝房歇息片刻,等开了午门后,文武百官列队进入,黄子澄也跟着进入殿中。

接着,便是按部就班的朝会,没什么好说的。

散朝后,天子朱元璋起驾前往文华殿。

而文武百官按照老规矩,顺着金水桥向左顺门涌去。

此时只见黄子澄快步走到金水桥头,转身张开胳膊,拦住了众位大臣的去路。

这一行为挺引人注意的,文武百官纷纷抬起头,不解的看着黄子澄,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黄子澄立在桥头,大声说道:“诸位可知道,当今陛下欲要追封肃王生母,更传出要立肃王为储君,此人性格乖张,无仁君气象。吾辈当匡扶正统,以正视听!”

群臣们面面相觑,这几日,大家私下里讨...皇帝朱元璋追封肃王生母为贵夫人,是要危及东宫的。

可是群臣们心中胆怯,毕竟如今的皇帝是朱元璋啊,当年的胡惟庸一案,直接处死了三万多人,皇帝朱元璋连眼都没眨一下。

他们要是贸然发表不一样的声音,很容易就被砍了。

黄子澄慷慨激昂的讲了几句,见众人没什么反应,只有几个亲信在一旁呼应:“黄大人说得对,现在如何是好?”

“我等唯黄大人马首是瞻。”

黄子澄便继续说道:“其实近来朝堂纷争,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也不用多说什么了!但是,为了防止奸邪作祟,今日必须有所行动,老夫欲要在左顺门进谏,诸君可有与我同往者?”

还是几个亲信大声道:“同去,同去!”

其余朝臣还是三三两两冷眼旁观,好像没什么反响。

怎么会这样?

一阵冷风吹过,黄子澄脑门上直冒冷汗。心中百转千结,猛地一握拳头,脱口而出大声道:“大明养士三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第247章群谏

黄子澄站在桥头,振臂高呼道:“国本动摇,奸邪当道,诸君岂能作壁上观乎?”

“大明养士三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这句话本来是一百年后,杨廷和之子杨慎喊出的口号,却在今日阴差阳错被喊了出来。

那时候的杨慎,因为明世宗要求让自己的亲生父亲入祖庙,同时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于是群臣激昂,在文华门前哀嚎,一共两百余位朝廷大臣跪请明世宗改变旨意。

此次事件,也被称为大礼议事件。

没想到,在朱元璋执政末年,竟然率先发生了同样的事。

众臣听了黄子澄的这句话,只觉得振聋发聩,浑身颤抖,一股浩然正气从胸腔直冲天灵盖,在这句话的威力下,他们挥舞着拳头,大声道:“同去,同去!”

“对,身为大明官员,理应为大明尽忠!”

黄子澄瞧见已经达到了效果,大手一挥,带着众人向着左顺门而去。

不过刚走没几步,就听到后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礼部尚书张智一路小跑,跑到众位官员前面,伸出手臂拦住,然后大声道:“诸位皆是大明的肱骨大臣,如此胡闹成何体统?”“张智,我等官员为了国之根本,才一同劝谏,你如果不愿意同行,我不强求,却不能阻拦我等!”

张智咬牙大声道:“胡闹,你们这么多人是要干什么?是劝谏吗?分明是逼宫!黄子澄,枉你读过那么多圣贤书,书中的内容全忘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黄子澄头一抬,嘲讽道:“张大人还真是好嘴皮子啊,您身为礼部尚书,不想着维护礼法,天天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我等正直官员,不愿与你同列!”

张智说道:“陛下又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何必如此?你们这般逼宫,惹怒了圣上,岂不是要自讨苦吃?”

黄子澄叫道:“这不是逼宫,而是劝谏!如今的天子当然圣明,但是偶尔也会犯下一些小错误,我等身为臣子,本就有规劝之责。”

张智一挥袖子,呵斥道:“简直是胡闹!”

一旁的张昺见状,也忍不住发声:“张大人,今日你就算骂我们,将我们这些人全部处死,我们也要劝谏!”

“我们劝谏的决心,宁死也不会改变的!”

张智脸色变了变,看得出来,这些人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算是和他们上手,估计也不会改变主意了,于是他冷哼一声拂袖离开。

黄子澄和张昺继续向前,一直走到了左顺门才站住,过了左顺门就是文华殿,一般下了早朝后,天子会在这里处理政务。

黄子澄深吸一口气,幽幽说道:“今日之后,不知道史书上会如何记载老夫?”

张昺安慰道:“黄大人,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您就放心好了,您是为了国事操劳,一定会青史留名的。如今就算得罪了圣上,也就难过这一两年,总比难过一二十年要好!”

黄子澄询问道:“咱们真的能扳倒肃王吗?”

张昺一脸不屑:“我观那肃王小儿,犹如冢中枯骨,有何惧哉?”

黄子澄点点头,站在左顺门外,回过头看了几眼。

看到跟随自己的一二百人,如此稍稍放下了心,有了这么多人撑场面,正所谓法不责众,当今天子总不能全都诛九族吧?

左顺门的当值太监看到这么多大臣,心中一惊,连忙站到台阶上,大声问道:“诸位大臣们,你们聚集在这里,是要做什么啊?”

黄子澄重重咳嗽一声,整了整衣帽,从人群中走出,一脸傲然神色,他身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要代表着诸位官员发声。

黄子澄缓缓的抬起头,向来略显浑浊的眼神渐渐变得锐利,松弛的脸皮绷的紧紧,身板挺得笔直,里里外外透着坚毅的气息。

众人将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黄子澄高声说道:“我等今日聚集到此,就是为了叩请圣上亲贤臣、远小人、正国本、振朝纲!”

在左顺门当值的太监只是个传话的工具人,什么也决定不了,听到黄子澄这几句话,便慌慌张张的拔腿向里面跑,大概是要禀报给皇帝朱元璋。

黄子澄扭过头,对着众位官员安抚了几句,大概意思就是咱们是正义的一方,又是为了皇太孙,陛下不会处置咱们的。

众位朝臣坚定了信心。

而没过多久,只见有一位穿着华服的太监匆匆而来,众人都认识,这位乃是司礼监近侍。

明朝的司礼监一职相当重要,天子圣旨常常由他颁布传达。

眼见出现在这里,众人精神一震,这位肯定是代表皇帝出来传话了。

司礼监近侍下意识扫了几眼,便微微皱眉,这一次来的大臣怎么这么多?...但是对于司礼监太监来说,就算再多的人,那也不过是大明的臣子,故而看着最前方的黄子澄问道:“诸位,你们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黄子澄连忙说道:“我等前来,是为了阻止圣上追封周妃。周妃的谥号早已盖棺定论,又何必再起波澜呢?”

司礼监太监便说道:“圣上有言,后宫乃是宫中之事,与外朝又有什么关系?难道诸位想要插手宫中吗?到底是什么居心?”

黄子澄道:“家事国事天下事,陛下的家事也是朝廷的事!如今皇太孙尽得人心,陛下却未让太孙监国,还追封肃王的生母,这是什么道理?”

司礼监太监冷声道:“诸位,听咱家一句话,你们现在就离开此地,圣天子就全当不知道这件事。要不然,后果你们是知道的!”

黄子澄用更大的声音说道:“臣宁死也不会放弃的,请陛下三思啊!”

“黄大人,您也是个老人了,什么时候做事这么没规矩了?”司礼监太监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你这人说是为了陛下考虑,可是却将此事弄的沸沸扬扬,还不是为了得到名声吗?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拿天子刷名声!”

黄子澄根本不怕太监的警告,噗通一声跪在台阶上,对着文华殿方向,声嘶力竭道:“臣等叩请陛下三思!东宫不可更替,国本不可废弃!”

黄子澄抬起头,后面哗啦啦的倒了一大片,一百多位朝臣叩首在左顺门外,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高声叫道:“臣等伏请陛下三思!”

司礼监太监手足无措,转身向文华殿走去。

以上就是我当藩王三年吓坏朱元璋&朱拓免费章节完整全文在线阅读精彩分享,这样的小说又虐心又催泪,一口气看完才过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