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封门村,如果有陌生人叼着烟找你借火,说什么也别应,因为他们是在借阳寿!”
采访队进山前,向导老魏曾这样叮嘱我们。
这个村子到底有什么秘密?
08年九月,我在一家杂志社得到了实习机会,正赶上报社要做一期反封建迷信的专题报道,我主动请缨,跟随采访队开启了一段探秘之旅。
采访队的第一站目标,就是凶名赫赫的封门村,这里曾被誉为“中国十大禁地之首”,套用一句当地人的话,“这地方,能把阎王爷吓得绕道走。”
……
出发前,我曾查阅过相关方面的资料,得知封门村本该叫“风门村”,始建于明元时期,但具体时间已不可考证。
村子坐落于河南省焦作沁阳市郊外,与晋城泽州县交接,四面环山,阴森耸立,上百间明清年代建筑风格的房屋坐落于深山老林之中。自上世界八十年代起,村民陆续逃离,导致该村方圆十几里空无一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荒村。
出发当日,我们来到沁阳一家酒店住宿,酒足饭饱,负责带队的杨主编把我们叫进房间,然后递给大家一堆资料,同时让我们聊一聊对封门村的看法。
聊到这个话题,大伙积极性都很高,女同事孙露率先说,“听说这个村子是被三座庙围起来的,号称三庙镇谷,是不是真的?”
另一个女同事王芹表示不解,小声问什么要修三座庙把村子围起来?
杨主编主动接过话茬,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是,人们之所以修这三座寺庙,是用来镇压封门村的煞气。
“这三座寺庙的确存在,至于是不是用来镇煞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说完他递来一张被放大的卫星地图,地图上画着三道红圈,分别标注着三座庙宇的位置。
两座无名寺庙镇守着逍遥河谷口,一左一右,仿佛两根定桩的柱子。而在逍遥河谷底,则修建了一座大月寺庙镇尾,三座庙宇首尾呼应、互成犄角,将封门村“圈”在了当中。
见大伙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杨主编又摸出第二张资料图片。
“其实封门村最诡异的并不是这三座庙,这个村子最大的谜团,源自一把‘坐鬼不坐人’的太师椅。”
他补充道,“封门村的房屋朝向大部分都是东西走向,只有一间屋子是南北走向,那把传闻中的太师椅,就摆在大堂中间。”
据说凡是坐过这把太师椅的人,都已经驾鹤西去。
从拿到的图片上看,太师椅造型古朴,并无奇特之处。但真正诡异的地方在于,这把椅子坐落在堂屋中已经超过百年,椅面却从不沾灰。
“在一个荒废几十年的村子里,究竟是谁,每天都在为这把椅子掸去灰尘呢?”
杨主编神神秘秘的语调,说得大伙背脊都凉悠悠的。
“此外,封门村无论是村舍朝向、风俗信仰还是丧葬习俗,都和外界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谜团,等我们进村以后再详细探查吧。”
边说着,杨主编边催促我们早点回房间休息。
……
返回房间,我却有些睡不着了,整个晚上都在翻来覆去思索一个问题:
一间小小的村落,何以会诞生如此之多的未解之谜,到底是人们别有用心的渲染,还是真的有这么多诡异的现象存在?
第二天一早,采访队整装待发,唯独不见了向导老魏的身影。
而老魏的举动,也让我觉得更有意思了。
我们在酒店附近的一个烟摊找到他的时候,这老小子已经买了好几条“红旗渠”,将塑料袋撑得鼓鼓囊囊的。
我感到很不解,就问他买这么多香烟干嘛,“我们进封门村考察用不了两天,你买了这么多烟,路上抽得完吗?”
老魏则表示自己从来不抽烟。
他买烟是为了“孝敬”。
“别看封门村已经荒废几十年了,可每次路过村口,我都会丢几包烟在地上,你不给,他们会半夜爬上床来拿……”
老魏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森怖吓人,唬得我和两个女同事一愣一愣的。
我感觉这位向导很有意思,在车上和他攀谈起来。他今天五十岁,家里供着一双正在上大学的儿女,他说,要不是看在“毛爷爷”的份上,打死都不会带我们进村。
山里人迷信不假,可迷信到老魏这个程度,也算是一个另类。他一路神神叨叨,给我讲了不少鬼故事。我问他为什么这么了解封门村?他说自己老家在在云台村,和封门村只隔着几里山路,不远。
“小时候,我和同村几个小孩进山逮蚂蚱,家里养着一条黄狗,也跟我进山了。当我逮着蚂蚱的时候,却见黄狗趴在地上拿爪子刨坑,嘴巴‘呜呜’地叫,不晓得发现了什么,我好奇凑过去一看,狗爪子下面刨出一堆人骨,差点没把我吓死!”
他说,自己做向导这几年,带了不少驴友进封门村,我们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可他一般只负责把人带进村,却极少留下来过夜。
“白天还好,那鬼地方一到晚上就不太平。”
当我问他怎么个不太平法时,老魏便抿着嘴,笑容阴恻恻的说,“等你进村就晓得了。”
花了大半个小时,汽车开出城区,最后驶进一片荒林,我嫌旅程无聊,靠在坐垫上休息,正睡得迷糊,司机来了脚急刹。等我捂着鼻梁下车时,采访队已经开始搬运设备了,老魏指着路边一条小路,
“进村没有公路,沿着这条小路走,大概两小时,我们就进村了。”
我应声去看,见路边堆砌着两堵大墙,中间开缝,咧出一条崎岖山路,墙体森白,用红笔涂着“封门”二字,底下一行小字,让人啼笑皆非,
“此去封门无人村,野鬼孤魂满天飞,垃圾若要随手扔,须臾鬼魂把门登。”
感情这帮孤魂野鬼,还挺有环保意识。
……
采访队随即出发,我和一个叫丁健的同事负责搬运摄像机,山里的路坑坑洼洼,积了不少水,林中迷瘴丛生,不时有老乌鸦盘旋,发出“嘎嘎”怪叫,果真弥漫着几分说不出来的恐怖味道。
进了一个小峡谷,向导老魏从背包里摸出一袋小米,沿着村道上洒。杨主编看不下去,便制止他,说你别搞迷信。
老魏却不听,直到撒完了一把小米,才称这是为大家好,说前面就是“幽灵谷”了,谨慎点不会有错。
我们对所谓的“幽灵谷”表现出极大的好奇,追问老魏,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山谷,要取一个这么难听的名字?
老魏解释道,“这个名字的来历,与封门村独特的丧葬习俗有关。”
一般来说,中国人对于死者的处理方式,讲求耳清目明、不遮挡异物。在那个不流行火葬的年代,死者落葬的棺木中除了少量殉葬品外,并不会夹带任何异物。
可封门村的丧葬习俗却与之截然不同。
“在这个村子里,无论男女老少,死后都要戴着面具下葬。”
此外老魏还说,封门村的村民讲究“人鬼混居,人死不出村”,每当有亲人死后,这里的村民会将坟墓设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或者村子里。
所以封门村所在的山谷,才会被人们称为幽灵谷,因为“沟沟有遗骨,弯弯有阴魂”。
我说,“那你撒米又是为了做什么?”老魏看了我一眼,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鬼打墙”。
我们都摆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说这什么年代了,还有人信这个?
老魏立刻急眼了,说“骗人的是鳖孙”。杨主编要他拿出鬼打墙的证明,老魏便向我们讲述起了六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段真实故事:
2002年,沁阳市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失踪案,三个相约去逍遥河水库野钓的男人无故失踪,超过24小时后,他们的家人选择报警。
最终,警方在距离封门村两里外的幽灵谷找到了他们,一个高烧不退,另一个出现了腹泻呕吐的现象,仅存一个看着比较正常的人,也是浑浑噩噩,被惊吓得够呛。
这三个人都坚称自己遭遇了“鬼打墙”。